使用農藥防治病、蟲、雜草是目前農業(yè)生產中最常用、最有效的植保措施。 但是,施用農藥時的天氣狀況如何,會對農藥的藥效、人和植物的藥害、周圍環(huán)境的污染等產生很大的影響。 只有合理利用天氣條件,掌握科學的施藥技術,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農藥對人、植物的危害,達到省工、省藥的效果。

市植保站長黨的增青說,噴灑農藥應該在晴天或沒有微風的時候進行。 常規(guī)農藥噴灑的適宜溫度為20℃~30℃。 氣溫過高不僅會導致藥物揮發(fā)、分解,影響防治效果,還容易引起給藥者中毒。 大風給藥,藥劑容易被風吹散,難以達到目標部位,不僅不可接受,而且效果較好,在嚴重污染環(huán)境的天氣和雨中給藥,容易弄濕,達不到預期的效果,污染環(huán)境 一般來說,春秋兩季,白天溫度多為15℃~30℃,11點~15點用藥效果較好。 在高溫盛夏季節(jié),白天的溫度在30℃以上,8點~11點或15點~18點用藥效果較好。

心靈雞湯:

標題:“大田防病治蟲要看天施藥”

地址:http://m.homechexinc.com/kfxw/2552.html